当前位置:首页 > 营养食疗 > 养生知识 > 详细内容
一年四季如何养脾胃
发布时间:2011/12/31  阅读次数:1843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春天如何养脾胃

春天本来就是肝旺而脾弱的,脾土被肝木所困,容易致脾胃输送、消化功能受影响,出现腹胀、腹痛等毛病。因此,春天除了疏肝利胆之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健脾养胃。养脾胃需静心,使肝气不横逆,脾胃安宁,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正常运转,以达到健脾养胃的目的。

根据春气升发的特点,我们可以多按摩太冲穴、足三里穴、中脘穴,以舒肝健脾胃。脾胃的饮食调养上,孙思邈在《千金方》中早有说法: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因此,春天里我们最好少吃点酸味食物,多吃点甜味食物,以养脾脏之气,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山药、莲藕、萝卜等。此外,春季为万物生发之始,阳气升发,这就要我们少吃辛辣、油腻的食物,以免助阳外泄,使肝木生发太过而克伤脾土。

春天,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升发,同时春天的风也比较大,这时我们一定要做到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,顺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来保暖防寒,不使阳气受遏。孙思邈主张春天穿衣宜“下厚上薄”,以养阳收阴。

夏天如何养脾胃

夏天是阳气最旺的时候,同时这时候的湿气也比较重,湿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,特别是损伤脾胃之阳气,导致脾之气机不畅,

饮食运化失常,使人出现脘腹胀满,不爱吃东西,大便稀溏,甚至发生胃肠炎、痢疾等病。因此,夏季养脾胃的重点在于除湿。

夏季多雨潮湿,因此暑热之邪常与湿邪相兼为患,即所谓的暑多挟湿,暑天感冒、中暑等疾病,往往是湿与热的症状同时存在。

夏季防湿邪,要做到少淋雨、少贪凉;防暑邪,就要在早晚室外气温相对比较低时,应打开窗户通风,以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。

夏季的湿邪可来自于我们平时的饮食,因为人们在夏季有贪吃寒凉的倾向。夏天的寒凉饮食,特别是冰冻的冷饮,会产生寒湿之邪而导致暑湿兼寒的病症。因此, 虽然是夏季,我们还是要少吃寒凉食物。夏季里还必须注意性格、情操及道德的修养,做到心胸豁达,待人和善。遇事不要斤斤计较、苦思冥想,更不要对身外之物多费心思。在穴位上,我们可以多按摩极泉穴、神门穴、足三里穴、中脘穴,以养心健脾胃。

夏季还可以用艾灸关元穴的方法,以补益人体的元气和肾气。《扁鹊心书》中说:“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,久久不畏寒暑。”其意是说,在每年的夏秋相交的时候,用艾绒做成圆锥体形的艾炷,如米粒大小,点燃后灸关元穴,可提高人体的耐寒和抗暑能力。

秋天如何养脾胃

每年的秋季之时,很多的家长向我反应,说自己的孩子刚入秋的时候,就变得不爱吃东西了,人也变瘦了,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是因为孩子经过炎炎夏日,体内能量消耗较大,饮食结构也会发生变化,孩子们爱吃冷食冷饮,损伤脾胃的阳气,才会出现上述的情况,这类孩子有时还容易患感冒、腹泻。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注意食物的保暖,不要吃太凉的食物,并选择清淡、细软易消化的食物。

秋季适当多喝一点粥,也是非常好的补脾胃的方法。在我们中医养生里,古人提倡立秋开始每天早晨就应该多吃粥,粥最健脾,可以帮助脾胃滋阴,以助人体阴阳平衡。

秋季还可以多刺激太渊穴、列缺穴、足三里穴、中脘穴,以养肺健脾。


冬天如何养脾胃

到了冬季,天气变得寒冷了,我们身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,胃酸分泌增加,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,因此,抵抗力也慢慢降低。此外,由于天气转凉,人的食欲旺盛,食量增加,使胃及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,容易引起胃病复发。因此,冬季要就温热避寒凉。平时要做到早卧晚起;多晒晒太阳,以使身体温暖;衣着上要保持宽松暖和,外出时要戴帽子或扎围巾;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。冬季由于天气寒冷,我们可多吃些甜味的食物,以为身体提供热能,抵御寒冷。如各种糖、蜂蜜、蜜饯、甜饮料等。但甜食不宜多吃,否则不仅容易使人发胖,还会妨碍脾胃的消化,减少食欲,甚至影响心肾功能。正如《素问? 生气通天论》中所说:“味过于甘,心气喘满,色黑,肾气不衡。”

由于冬天天气比较冷,人们不愿意外出运动。身体长时间得不到锻炼也会影响消化功能,造成食欲不振、胃肠功能紊乱等。因此,“冬练三九”这个古法,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。冬季里还可以多按摩关元穴、太溪穴、气海穴、肾俞穴等,以强肾健脾。

总的来说,我们一年四季都要养好脾胃,脾胃好了,我们才能吃嘛嘛香,才会开心过好每一天。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欢迎访问,愿本站助您的人生和事业更上一层楼.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 粤ICP备09111379号

Copyright © 2010-2015 膳食营养咨讯网 版权所有(www.ssyyzx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