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励志 > 详细内容
生命因磨炼而美丽
发布时间:2010/1/30  阅读次数:1705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 平心而论,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经常忍受磨炼--折磨式的历练,哪怕真的是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美丽,也不会有人欢呼着说:“啊,我多么喜欢折磨式的历练呀。”人总是向往平坦和安然的。然而,不幸的是,折磨对生命之袭来,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依据,不论人们喜欢与否,它只管我行我素,甚至有时还要强加于人,谁奈它何?

  既然如此,人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振作起来去迎接这挑战呢?人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变作某种养分去滋润自己的美丽呢?人们回避磨炼,是因为不想忍受它,当回避不了时,人们又说,磨炼原来是可以美丽人生的,两边皆有道理。

  避开折磨是生命的最佳选择,一旦躲避不开,就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,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。之所以说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,乃是因为,人们在陷进折磨时,他面对的选择不止一个,比如说痛苦、焦灼、失恋、迷茫、束手无策或一蹶不振,而这些选择,就没有一个具有积极的性质,皆是对人生的消沉与颓废。比起这些选择,惟有选择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,方才算是最佳。

 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,关键在于人对磨炼认识的角度和深度。应该说,磨炼本身就具有美丽人生的功能,假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,反让磨炼把自己丑化了,这就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了,除了磨炼的起因之外,你只好谁也甭怪。鉴于以上原因,所以也并非是说,谁的生命都会因磨炼而生美丽的,生丑陋者也大有人在。

 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,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,主要在于,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。人群之中,物欲横流,而且方向和力度又不尽相同,谁料得到何时何地就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?料不到又必须随,随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,这样,经过努力,使其转化为自己有用的能量,就成为人之不选之选。这时候的磨炼对生命来说,已变作美丽的阶梯,虽然阶梯的旁边充满荆棘,但在阶梯尽处,却充满鲜花,坦然走过荆棘,就必然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。

 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,还在于它使人生收获了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某种负面阅历。人生阅历,正面的居多,人生的教诲,善良的居多,这些东西,都构不成对人生的考验,惟有折磨具备这种恶质。常言不是说“猪圈难养千里马,花盆难栽万年松”吗?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?就是因为其缺乏考验的机会。不光是此,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样,凡没有接受过考验者,你就很难断言它是否完整和美丽。而这种考验,又非是谁有计划地出的考试题,它是不期然而然地就横亘在了人的面前,使人猝不及防。由于它的这种突发性质,所以它之于人考验的意味就足得很。经此一番挣扎磨炼,人没有颓废,反而更加精神了,这样的生命不走向美丽还走向哪里呢?

  固然,磨炼也是可以丑陋人生的。人生原本还有点美丽,经过数次折磨式的履历之后,但没有使其成熟和美丽,反倒使它充满痛苦、迷茫、彷徨,甚至瞻前顾后,畏首畏尾,唯唯诺诺,没有一点棱角脾气了,这是不是有点丑陋呢?`

  对于这些人来说,所有的磨炼都不能称之为磨炼,而是灾难。总而言之,只要有点挫折和难受,就无不如同灾难临身,什么坐卧不安呀、神不守舍呀、食不知味呀等等,这些消耗情绪的东西就都来了。如此人生,让它如何从废墟中走向美丽呢?一颗心已被灾难二字占满,体会它尚且不够,可能让他分出心来瞄一眼灾难背后的美丽?所谓的灾难,其本身已使人不堪忍受,再要以此种心态情绪去强化它对人的伤害,这不是越瘸越使棍打了吗?人生难美,是不是就这样被自己注定了呢?

  这样对磨炼的感受,实际上大可不必。

  退一步说,假若你无力使折磨变作美丽生命的阶梯,却也不该使它变作生命的灾难之门。在美丽与灾难之间,保持个中立的态度如何?即以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它如何?这样做,至少生命不会出现消极现象,不消极不就说明其中有积极因素吗?这远比把磨炼视作灾难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乐观得多。

  在某些时候,人生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也许显得更重要,人们是不应该对之忽略的。精神财富的获得,有许多方法,而不断地经受磨炼,是其方法之一,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而人生之美丽与否,首先可看的也就是他的精神财富多寡,而不是依据他的物质财富多寡。生命因磨炼而美丽,美就美在此处。

  不错,人总是希望平坦和安危的,谁也不想要折磨式的历练。但是它却没有因此而不来,作为被动的承受者,又不想就此妥协,那么,就拿出你的智慧,化腐朽为神奇吧,人生将因此而走向美丽,虽然此属于被迫的性质,也比无所作为要好。歪打正着,亦弥足珍贵。
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欢迎访问,愿本站助您的人生和事业更上一层楼. 备案/许可证编号为: 粤ICP备09111379号

Copyright © 2010-2015 膳食营养咨讯网 版权所有(www.ssyyzx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